提及古代的刑法,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满清十大酷刑。的确,清朝的刑罚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极其残酷的境地。在这众多的酷刑中,凌迟,即千刀万剐,往往被认为是最为残忍的一种刑罚。这种刑罚自秦汉时代起便已成为极端的惩罚手段,通常会依照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决定施以的刀数。根据历史记载,凌迟的最低要求是八刀,具体而言,是面部一刀、四肢各一刀、前胸一刀、后背一刀以及私处一刀。而刀数最重的情形则是剐下三千六百刀,这样的惩罚通常会将一张渔网缠绕在犯人的身上,每个网眼都要割一刀,因此这一残酷行刑方法还有一个别名,那就是“鱼鳞剐”。
根据古代的刑法记载,凌迟执行的步骤极为残忍,通常是在确保犯人体无完整的肉体之后,再进行割除身体的各个部位。对于女性,甚至会进行阴部的加刑,甚至将其内脏抽出,以至于犯人无法再继续生命。在整个过程中,骨头也会被关节拆分,最终只留下骨架。这种刑罚方式不禁让人毛骨悚然,然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另一种酷刑,其残忍程度绝对不逊色于凌迟,而其名字却带有一种令人费解的文艺气息,称为“贴加官”。 所谓“贴加官”,或称“开加官”,主要用于对犯人逼供的场合。其具体实施方式是,首先将犯人拘束,使其无法挣脱。接着,行刑者会用事先准备好的桑皮纸覆盖在犯人的面庞上,然后将酒或水喷洒在纸上,使得纸紧紧黏附于犹如面膜般的肌肤上。许多人可能对此表示不屑一顾,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,怎么可能会比凌迟更为残忍,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则会让人发觉其深藏的惊悚。 在对犯人进行的过程中,执刑者会不断贴上一层又一层的桑皮纸,初始的几张还不至于导致犯人生理上的崩溃,然而随着贴纸数量不断增加,犯人逐渐感受到窒息的威胁,身体也开始出现反抗。而在贴到第五张纸的时候,犯人往往会因窒息而失去生命。待到其死亡后,覆盖在面部的桑皮纸因水分蒸发而显现出凹凸不平的形态,仿佛一张面具,由此这项酷刑便得名为“贴加官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古代“跳加官”是戏曲的一种开场仪式,演员会带上面具表演,而面具上书写的便是祝福词如“天官赐福”、“加官进爵”等,因此“贴加官”的命名也隐含着这一历史背景。 这样的酷刑究竟源自何处呢?其创始人并非他人,正是明朝开国的皇帝朱元璋。众所周知,朱元璋在孩提时代曾受到元朝贪官的严酷压迫,因此在登基之后,他对贪官污吏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惩罚措施,其中便包括了“贴加官”的残忍刑法。此外,朱元璋所发明的酷刑中最为人知的还有“剥皮实草”,施刑后要求将死去的贪官皮剥下来,再将稻草填充于其内部,最后制成稻草人并悬挂在官府,以此震慑其他官员。这种种酷刑的发明,都暴露出朱元璋对权力和贪腐的极端反感,以及其治国理念中的铁血风范。 category:history,content:发布于:天津市